图片 | 历经两年,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正式发行,敬请关注。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中段,自西向东由怒江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山脉呈北南走向的褶皱山系和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由北向南大江的相间排列,贯穿全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峡谷之一。
滔滔怒江水,养育了一个古老的傈僳族,造就了充满奇幻色彩的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
视频 | 《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片段
如果单纯地把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作为一部音乐来看的话,它可以说是傈僳族最古老的调子。傈僳族从形成单一民族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创世纪》从那时起就开始形成一种固定的调子,用于做指路道场。指路道场是傈僳族中最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所以是不可能随意更改《创世纪》调子的。因此,大家今天所听到的《创世纪》古歌调子和二千年前应该说没多大差别,这就是在吟唱《创世纪》古歌所具有的那与众不同的音乐魅力:一种悲壮的音符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内容,让听者感受到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甚至让人泪流满面,长泣不已。
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的吟唱是很庄严肃穆,而且吟唱是有不少禁忌的。首先是女人不能吟唱、不能触碰比帕使用的宗教法器,这和傈僳族漫长的父系氏族社会有关。过去傈僳族女人在家庭中没什么地位,比如,家里有客人时傈僳族女人就不能一起上饭桌,云南华坪一带的傈僳族还曾有一个“男人节”就是专门避开女人的宗教节日;其次是平时不能吟唱《创世纪》古歌,这个“平时”是指没有人去世的时候。傈僳族的传统习俗认为,平时吟唱《创世纪》古歌是不吉利、会触犯神灵而遭受厄运的。第三个禁忌是,傈僳族比帕在吟唱《创世纪》古歌的时候,旁边的人不能说汉语或别的民族语言,不能嬉笑打闹,否则就视为对死者、祖宗、神灵以及对比帕的不尊重;第四个禁忌是,不能在别人家哼唱《创世纪》古歌。这种行为相当于咒人家死,是傈僳族家庭最忌讳的行为;第五个禁忌是,《创世纪》古歌只有比帕和所教授徒弟才能吟唱。比帕的观点是,古歌如果要学就要学完,不能断章只学部分,这样会受到神灵惩罚的。这种惩罚就是让你疯掉而且无药可医。以上禁忌出现在傈僳族的各种传统礼仪教导中,所以一般傈僳族都不会去触犯。这也是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调子2000年都没有太大变化的重要原因。
傈僳族居住地域的分散和宽广,一句”千里傈僳“就是比较直观的注解。所以,傈僳族各聚居地的创世古歌《创世纪》的差异也相当明显。比如,语言上的局部差异、服装上的差异和宗教上的差异(有原始宗教、基督教)等。特别是创世古歌《创世纪》中的迁徙内容,因为迁徙线路大同上的小差异,也造就了各个版本《创世纪》内容上的差异。另外就是地名上的甄别,比如”江西“ ”湖广“等地名,并不是指现在的江西省,湖南广东这些中原地区。《创世纪》说的江西是江的西面,有可能是怒江西面、或是金沙江西面,还有可能是澜沧江西面,都有可能。这也造成傈僳族包括彝语系列的民族曾在江西省湖南广东生活过的理解误区。造成这样的误读一是当时很多比帕不识字,经调是口舌相授从上辈学来的,不了解系统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西南历史,耳食之言的成分多些;二是明朝时期到到当时永北地区屯兵的兵勇们,部分和当地傈僳族通婚并同化,但他们父系的籍贯说法还保留在江西、湖南、广东地区。事实上,翻遍中国历史也没有氐羌后裔在这片区域生活过的痕迹和记载。
视频 | 《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片段
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属于傈僳族民歌中的木刮调。傈僳族的民歌种类名目繁多,但可以用“三大调”来囊括,即木刮、摆时、优叶。句式固定,韵律严格是傈僳民歌的一大特点。
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严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
木刮一般由中老年男子分为两方,盘腿围坐火塘边,各以男、女身份一问一答对唱。对唱时双方都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领唱者唱一句,伴唱者和一句,吟唱中以酒助兴,边饮边歌。木刮对唱还具有竞赛的特点,若双方领唱者均为对歌能手,对歌往往要持续几天几夜。以木刮对唱的傈僳族传统叙事古歌,广泛涉及民族渊源、人类繁衍、生产生活、风情习俗、恋爱婚姻、宗教信仰和民族交往等内容,生动再现了傈僳族社会历史的广阔图景,具有较高的认识和审美价值。
图片 | 现在,由中老年人围坐火塘边一边饮酒一边对唱的“摆时”已不多见。
“摆时”是傈僳语,意为“要说的话”。歌唱摆时,傈僳语称之为“摆时摆”,意即“放声唱出要说的话”。主要流传于泸水市大部分和兰坪县小部分地区,代表曲目有《澡塘恋歌》、《爬坡调》等,即兴演唱的“”摆时”数不胜数。
“摆时”以音调高亢激昂、极富感召力,唱词隐喻含蓄、意寓深厚而著称。除叙事长诗部分有固定的旋律和基本固定的唱词外,大部分即兴而歌。内容分为“朵翁”(叙事长诗)和“霞翁”(情歌)两大类。“朵翁”以老年人演唱为主,“霞翁”则年轻人根据所处环境即兴演唱的情歌。演唱以一人领唱众人合的男女对唱形式进行,最大的特点是手掌半捂耳调音,原声结合颤音,每段演唱都以“哇奔——”开头,以“呀啦就”结尾。“摆时”属多声部合唱,它打破了国外专家认为中国无多声部音律的定性。
“优叶”也是傈僳语,意为"情歌"。“优叶”是傈僳族青年男女之间传递爱慕之情的民歌类型,在男女青年聚集的地方,以男女青年相互表达爱意式对唱为主,也有在野外自娱自乐式的抒情歌唱,婚礼是“优叶”对唱的最佳场合。
“优叶”曲调抒情优美、委婉悦耳,唱词爱意洋溢、沁人心扉,深受傈僳族男女青年喜爱。。主要流传于福贡县大部分和贡山县南部地区,主要代表曲目《逃婚调》。
这些傈僳族民歌和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一起, 承载了傈僳族人类起源、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爱情婚姻、风土人情等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傈僳族民歌表现了傈僳人豁达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死观、爱情观以及朴素的唯物史观和自然法则,成为傈僳族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一大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
视频 | 《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片段
傈僳族先民为了生存,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数千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他们凭借着民族的韧性和精神的坚守,在怒江畔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傈僳文明。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是傈僳族历史、文化、政治等综合性的一个沉淀物,是傈僳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百料全书,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诞生与发展。它的珍贵,不只是历史研究价值,更主要的还是这部古歌因为口口相传随时都有流失的危险.而且,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本身禁忌很多,比如不能在家里念或唱、一般情况下也不能念或唱,只有在做丧葬祭祀时才能念或者唱出来,想要学习的人也只能在这种场合里才有学习机会.因此,收集、翻译、整理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以防止民族文化的消失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8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历经两年、策划摄制出版的《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正式发行,出版物视频总时长150分钟,包括概述和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活态演述抢救性影音记录,忠实记录了傈僳族先民对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种种解释和看法。因为濒危的第一手史诗资源的抢救与挖掘、并以高质量影音摄制作为主要记录手段,《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跻身国家民族文字出版项目库入库项目、云南省民族文化“百项精品”工程项目。
点击购买《 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物《傈僳族创世古歌<创世纪>》
- 浏览 748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