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秘的白族甲马,千百年来为白族人家保平安

微信图片_20210406112634.jpg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甲马,又称“纸马” “神纸”,是中国民间宗教进行祈福消灾、祭祀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类雕版印刷品的总称,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间木刻版画艺术。甲马上印有名目繁多的神祠鬼灵、飞禽走兽、自然山川、建筑交通等各类图形,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甲马曾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大理白族甲马最有特色。

1.webp.jpg

2.webp.jpg

图片、视频 | 《大理守艺人》甲马篇片段

白族甲马始于白族古代社会,是白族原始巫术礼仪尚遗民间的一种木刻作品。汉晋时期,中原汉族地区有一种“甲马”,即“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之,毕即焚化。”白族先民很快引进了汉族的“甲马”,用这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白族甲马”。无论是在制作和内容上,它与中原汉族地区的“甲马”都有了严格的区别,虽然源于斯但已经不同于斯了。

白族甲马的制作为木版雕刻,手法以阳刻线为主,粗线接近于面,木刻后水墨印制。产生出的线条简洁粗放,线面错杂纵横、虚实变化,有协调统一、古拙朴实的艺术效果。在构图上,白族甲马千变万化,打破了复制木刻千篇一律的程式。白族刻工凭着他们纯真的感情,不循中原固有的技法,毫无顾忌地握着手中的刻刀,在自由的想像中把心中的意象挖出来,最后在刻绘的文字和图案上刷以各种自制的颜料并套印在手工制作的“土纸 ”(树皮做成的纸)上。

在刻工如此自然朴素的思想下自然造就了白族甲马内容上的丰富多变,其表现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白族固有的“图腾”,如“苍龙” “财龙”  “水府龙王”等;二是白族特有的“本主” “本主”是白族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主要内容,源于白族先民原始宗教中的自然神“社神”崇拜。在白族甲马中,“本主”神占有一定的数量,典型的如:“ 水草大王” “阿利帝母” “品殿大王” “本主娘娘” 等;三是白族先民原始自然崇拜的各种偶像和白族民间信奉的各种神祗,如“家神” “喜神” “土地之神” 等。白族的这三大类甲马,用途涉及了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从事的主要活动、遵从的宗教信仰、自身的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审美观点、艺术歌舞等各个方面。

3.png

图片、视频 | 《大理守艺人》甲马篇片段

大理地区使用“甲马”的民族主要有白、彝、汉等民族,在众多的民族信仰中,白族的“本主”、彝族的“土主”与来自汉文化的“甲马”相互吸纳、融为一体,增添了大理甲马的民族宗教色彩。目前大理地区传统的甲马图案有600多种,主要用于祈福平安、招财求福、求子求学求姻缘、驱鬼辟邪、祖先祭祀、本主祭祀、佛教(道教)神灵、自然山川祈福、道路桥梁交通建筑、家庭和睦、喜事丧事等。

白族甲马纸的制作方法并不难,先将文字和图案用反笔写在木板上,然后进行精工雕刻,最后在刻绘的文字和图案上刷以各种自制的颜料,再将刷好颜料的文字和图案套印在手工制作的“土纸 ”(树皮做成的纸)上。关键是选用的木板一定要是梨木,要保管好,不能晒,要阴干。刻板的时候图案是反的,待印在土纸上之后图案才是正的。木板雕刻是一个版画创作的过程,难的是要有精巧的构思,精心的设计,精湛的刀法,精细的用心。

4.webp.jpg

5.webp.jpg

6.webp.jpg

7.webp.jpg

图片 | 大理地区的白族甲马纸制作是一项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云南有关民间美术研究的人士多称甲马为“甲马纸”,这是根据最初收集这种民间版画的保山、腾冲、大理等部分滇西地区的民间称呼而来,于是沿袭成俗。白族甲马纸制作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品种齐全、图案精美的白族甲马纸,是大理木雕技术、印刷术、造纸术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综合反映,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其潜在的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大理白族甲马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度被禁止。但其在民间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即便在非常时期,当地老百姓也从来没有停止使用它。而今,国家日益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大理甲马纸制作艺人又重拾旧业,顺应民心传承文化。大理相关项目保护单位积极开展田野调查,整理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建立了白族甲马传习所,采取民俗、旅游与白族甲马相融合等形式,推出一系列的非遗文创产品,有效地推进了白族甲马的推广和传承。通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白族甲马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现在,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地推广。

视频 | 《大理守艺人》甲马篇片段

大理作为白族主要聚居地,是白族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方面因独树一帜而名扬古今中外。这些手工技艺及手工实物是看得见的文化,而附着在技艺之上的文化则是无形的,包括技艺所涉及的风俗人文、语言、情感等等。实操的技艺可以传承,难的是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能够完整的将人文方面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作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集中英文非遗文化纪录片《大理守艺人》在历经三年的策划拍摄和精心制作后,终于面对大众。

《大理守艺人》以白族布扎、白族泥塑、传统手工造纸、凤羽砚台、鹤庆泥塑、鹤庆银器、甲马、剪纸、剑川白族土陶、剑川梅园石雕、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彝族白依人火草布织造技艺13项民族手工技艺,在精彩荟萃的浓缩影像里,深入浅出地描摹和展示了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深厚积淀。

也正是因为这份历史的温度和蓄积着文化的能量,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出版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于一身的大理手艺人,成为了大理守艺人。

点击购买《大理守艺人》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微信图片_20210219095352.jpg

微信图片_20210219095356.jpg

微信图片_20210219095400.jpg

1.jpg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